2022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监管为民、服务发展、担当作为、事争一流”的监管理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化解消费维权纠纷,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凝心聚力“提振消费信心,共创食安城市”。
聚合力,全方位突破消费维权瓶颈
从“单线运行”到“多向发力”。以全国12315互联网投诉举报平台为枢纽,高效完成12365、12331、12358、12330五线并行,建立健全来信、来访、来电、上级转办、微信公众平台等全方位投诉举报受理体系,做到应收尽收、应接尽接。2022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咨询、投诉举报17473件, 其中投诉6024件,举报4673件,咨询6776件;办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来信来访等投诉举报76件,处理回复12345政务热线转办36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41.17 万元。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与“三品一特”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质量提升、市场秩序规范、执法稽查等市场监管领域各条战线统一谋划、并肩作战,定时分析研判每月投诉举报数据,并推送给相关业务条线,有效提升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逐步形成协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集群效应”。
添动力,多层次推动示范引领创建
打造可圈可点可看示范样板。按照“消费引领、政府主导、企业自愿、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总体思路,积极宣传、引导、帮扶136户经营单位参加“2021年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活动,将12位“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推广成为发挥维权正能量、调动维权积极性、宣传维权多途径、解读维权新法规的生动典型。发挥新媒体便捷灵活、受众广泛的优势,推出不可抗力、预付卡退费困难、产品虚假宣传等热点问题消费警示,目前已通过报、网、台等全媒体曝光10余起消费纠纷典型案例。按照省级放心消费示范街创建标准,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指导乡村民宿、农家乐、农村食杂店等乡村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已成功打造龙虎山景区风情小镇“智慧+放心消费”示范街,龙虎山景区七彩乡村“智慧+放心消费”示范乡村。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充分运用报、网、微、屏同步发力,围绕学校、商贸、乡村等重要领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教育“五进”宣传活动;聚焦节假日、网络促销等重点时段,适时发布消费预警,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和消费维权意识;瞄准消费纠纷、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等社会热点,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多措并举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由传统的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保护延伸,全力构建各方协同共治的健康消费生态。
提效力,宽领域探索服务机制创新
积极引入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主动适应“互联网+消费维权”新形势新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拓展消费纠纷解决新途径,推动企业主动与消费者在线协商解决消费纠纷,实现“24小时在线维权”,努力将消费纠纷解决在消费最前端,有效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率。2022年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新增ODR企业7家。
全面启动线下实体店7日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科学研判线下购物消费热点,立足“自愿承诺、承诺即受约束”原则,鼓励引导市场主体通过“一门店一承诺、一企业一承诺”等方式,承诺实行七日甚至更长时间的无理由退货。截至目前,鹰潭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天虹商场等9家企业向社会做出线下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
增内力,多维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智慧”提消费底气。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鹰潭市智慧监管平台,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产品抽检结果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实施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智慧监管,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监管,目前已对全市16.78万户市场主体进行A(信用风险低)、B(信用风险一般)、C(信用风险较高)、D(信用风险高)等四种等级划分,有效增强消费领域的风险防控能力,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红榜+黑榜”振消费信心。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正面激励守信者上“红榜”,反面警示失信者上“黑榜”,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倒逼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在食品安全领域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氛围。
“监管+自律”优消费环境。围绕消费领域焦点问题,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等专项行动,及时回应社会普遍关切,切实守护消费安全底线。督促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诚信自律作用,不断完善相关行业市场主体的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助力建立消费领域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