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夯实信用“硬基础” 提升发展“软实力”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力支撑。2024年,景德镇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深入推动行风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夯实信用提升小切口,服务惠企大民生,固本强基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一、景德镇市局:加强信用培育 开展合规指导

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从主体资格、经营活动、管理制度、场所要求、从业人员等方面加强信用合规建设,从源头上防控信用风险,提高经营主体信用合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强化信用培育,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在全市市场领域内实施广泛的信用培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信用服务联络站”作用,开展一系列诚信宣传活动:印制并发放年报流程手册,制作生动有趣的“瓷都小景说年报”视频,帮助经营主体更好地理解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电话告知、发送短信、预警提醒等多种方式,严格把控数据标准,敦促企业主动修正问题数据,从源头上防控信用风险。

(二)聚焦重点领域,制定合规建设指引

景德镇市局联合市文广新旅局,针对旅游景区运营企业制定详细的合规建设指引。这一指引不仅涵盖了主体资格、承载量、安全管理、价格行为等关键要素,还针对特种设备等高风险领域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门走访旅游龙头企业,提供清晰的标准流程和规范指导,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诚信守法。

(三)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合规经营宣传

景德镇市局联合海关、陶瓷协会等部门,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举办陶瓷企业合规经营宣传会。多位业务专家结合陶瓷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状况,从陶瓷质量、“景德镇制”授权、商标使用、保护商业秘密、专利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和宣传。通过现场答疑解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全方位提升陶瓷企业的合规经营意识。

二、乐平市局:推行柔性执法 包容审慎监管

乐平市市场监管局优化创新执法机制,积极落实《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 版)》,实施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推行审慎包容监管,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2023年12月20日,乐平市某企业的抽查产品次氯酸钠被判定为不合格。随后,乐平市局对该企业进行立案调查,经发现,该批次生产的次氯酸钠属于私人定制要求,且产品未流入市场。2024年1月26日,乐平市局就该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次氯酸钠一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进行集体讨论。会议小组考虑到案件性质的特殊性,并结合乐平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该企业多年被授予“守合同重信用”荣誉称号。最后,乐平市局本着行政指导加教育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利用清单开展靶向精准监管执法,对该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进一步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面落实柔性执法政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浮梁县局:建设信用修复服务驿站 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浮梁县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 实施方案》,统一修复指引、统一线上办理入口、统一简化材料、统筹数字赋能,坚持以目标为基本导向,推进信用修复服务驿站建设,助力经营主体信用监管体系标准化。一是建立“两书同达”机制,切实压缩办理时长,完善经营主体信用监管体系;二是在各基层分局及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服务驿站”,打造集注册登记、年报咨询、信用宣传、信用合规建设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探索实施“全域通办”信用修复模式;三是制定信用修复工作指引和信用修复办理指南手册,为经营主体提供合规建设指导服务,引导其建立信用合规制度、完善信用合规管理,及时预警和化解信用违规风险;四是建立信用修复台账,加强信用修复的告知,做到“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线上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进一步加强经营主体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真正落实为经营主体筑平台、建制度、减负担、优环境的改革创新实效。

四、珠山区局: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帮助经营主体重焕活力

日前,珠山区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省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交了企业信用修复申请,要求修复其因受珠山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而被警示的信息。珠山区局及时受理了该公司申请,经审核认为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法定义务,并纠正了违法行为,符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第六条的信用修复条件。当日,珠山区局对该公司做出通过审批决定,对该公司行政处罚信息停止公示,修复了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给该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重新焕发了生产经营活力。

五、昌江区局:督促年报申报 助力信用修复

昌江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年报工作,强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区市场主体自觉主动进行年报申报,但是每年仍然有一些市场主体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按时报送年报影响企业信用。  

近日,某电账房(景德镇)科技有限公司因为上一年度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异常名录,致使银行贷款未获批准。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告知其年报补报的方法和信用修复的流程。本着为企业解难题,创优营商环境发展,昌江区局在企业补报年报后一个工作日完成了企业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贷款按期发放。

六、高新区局:开展形式丰富的信用提升宣贯活动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行风建设,积极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和要求,加大信用培育力度,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信用提升宣贯活动。线上,该局制作年报公示小视频广泛宣传,同时在景德镇政务直播间,直播经营主体信用提升相关政事;线下,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作为培训宣贯重点,对年度报告填写及信用修复流程和修复需要提交证明材料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让经营主体对自身的失信行为、失信成本、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以及信用修复机制有明晰认知,引导失信主体申请修复信用,并现场答疑解惑,有效提高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依规办事能力。

七、昌南新区局:及时指导信用修复 落实落细助企纾困

江西某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参与工程招投标时发现公司2024年7月4日因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无法参与招投标。2024年7月22日,昌南新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公司提出的信用修复申请,并表示已变更地址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该区局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当天下午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核查过程中指导公司负责人准备信用修复材料,及时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第二天立即审核该公司相关信用修复材料。2024年7月24日该公司恢复正常经营状态,及时消除不良影响,顺利参与工程招投标。

下一步,景德镇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提升信用修复效能,努力形成鼓励发展、无事不扰、适度容错的监管环境。